轻时代

在开篇,其实我也不是具体知道什么是轻时代,不能对“轻”下具体的定义,“轻”时代也是我个人浅薄的看法。但是这是着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并且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之中的。当互联网跨入Web 2.0 时开始,博客得到普及,社交网络应运而生,我们的通讯手段,社交深度与广度都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好像是从博客开始,那时我对社交网络还没什么兴趣,现在也基本是。。。不过目前对Google+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的话希望能体验一下。。。后来社交平台广泛流行,人们也更加追求更快,更便利,更“轻”的新环境与新事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能手机、3G、微博等等相继出现,“轻”时代到来,尽管某些事物的出现让人们鄙夷,但是时代的变迁是无法改变的,就好比曾经有一位IT业的名人,他认为博客这种东西不过是昙花一现,可当他开始写上自己的博客时,便欲罢不能,一发不可收拾。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著名科技杂志的编辑,他老人家曾经多次预测IT业的发展,并且全部估对,这其中就有互联网的走向,以及我还清晰记得的他对于蜜蜂的观测——蜜蜂的群体行为一定能产生新的可以应用于未来新事物的的仿生学科技,结果不出所料,Google公司发布的Android 3.0智能设备系统就是运用了蜂巢算法。

那么,这与“轻”时代有什么关系?这难道不就是“轻”时代的脊梁吗。有了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记得之前还有上网本),加上配得上这样设备的智能系统,IOS也好,Android也好,WP也罢,系统本身的重要性稍微有点模糊了,就好比人们购买这样的一个设备,所关注的重点不再单单是系统的功能是否足够复杂,是否有足够多的功能;而是他的扩展性,他的应用。这些扩展应用强化了系统本身的那点简单功能,体系发达的发布平台,数量成千上万的应用,高度可开发性。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他们共同的特性就是“轻”,设备轻,软件“轻”,开发周期“轻”。比较明显的就是苹果目前的轻周期,平均每10个月左右就会有新的产品发布,尽管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问题,不过整体却推进了硬件“轻”更新周期。不管过快的更新会带来什么,也不管究竟之后还有什么新花样,这样的生活似乎就是“轻”节奏,“轻”发展。

然后一切“轻”化,“微”博,“轻”博客(目前不太流行)。这样的轻,避开了繁杂,抛弃了华章藻饰,人们每一言一语是更加的“生活”,而不是浮躁而华丽的抒情散文,微博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纯粹,不“化妆”,不“打扮”,就是最自然最美的素颜。微博的交流也想比较更大幅度的跨越了一个界限,公开的短信,公开的自由,我觉得这是微博比社交网络更有优势的一点。

我想在最后谈谈“轻”软件,所谓“轻”软件就是小软件,在软件这个概念尚未形成之前就有了,不过此“轻”非彼“轻”;这个“轻”蕴含着高效,短周期,低成本,但是并不意味着功能差,相反,恰恰是由于他的作用领域,也更加体现了他在“轻”时代的“重”量级地位;试想作为大部分非专业编辑,非专业版式设计的我们,对于一个字处理软件有多大的需求,是否真的有时间还要对一个到手的文档费时费力去排版,那么一个1G的优秀编辑器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低效”,或许5M的轻型便携设备文档软件就足够,那么至此就可以理解“轻”时代的“轻”需求了吧。

当然这个时代刚刚才开始了几年,多说无益,何况也没能从专业角度去看待,只是说我浅薄的看法对于这个时代是积极的。“轻”时代的意义重大,并且已经在多个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或许很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超集成”时代的铺垫与基础呢。